努尔哈赤将蒙古人编为已经为八旗-努尔哈赤的八旗旗主是谁-欧普燃气灶寿光售后电话
1、镶黄旗
镶黄旗(上三旗):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, 清代八旗之一。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(1615年),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,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,旗内无王,由皇帝所亲统,兵为皇帝亲兵,侍卫皇市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。清末时规模扩大到下辖84个整佐令又两个半分佐领,兵丁2.6万,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,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,如嘉庆帝的皇后孝和睿,乾隆帝的皇贵妃,“垂帘听政”的慈禧和慈安都是,朝中不少官员也来自镶黄旗。 -
2、镶白旗
镶白旗:在今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, 清代八旗之一,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(1615年),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,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,不是由皇帝所亲统,而由诸王贝子贝勒所分统,清末时规模是84个整佐领,兵丁2。8万人,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。
3、镶蓝旗
镶蓝旗:今内蒙古乌兰查布盟东部, 清代八旗之一。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(1615年),因旗为蓝色镶红而得名,镶蓝旗是下五旗,由诸王、贝勒和贝子分统。清末时规模达到了下辖八十七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,兵丁2。7万,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。5万人。 -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便是镶蓝旗人。
4、正黄旗
正黄旗(上三旗):以旗色纯黄而得名, 正黄、镶黄、正白旗列为上三旗,上三旗无王,都归皇帝所领亲统,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。至清末使八旗中人最多的一个,下辖92个整佐领又两个半分佐领,约三万兵丁,男女老少总人口约为15万人。康熙的爱臣,乾清门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就是正黄旗人,是可以带刀上殿的侍卫。 -
5、正白旗
正白旗(上三旗):位置在内蒙古锡林郭乐盟南部, 清代八旗之一,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努尔哈赤初定,因旗色纯白而得名,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,顺治前,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有正蓝旗,因在顺治初,多尔滚将自己所领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,这以后就成了定制。
正白旗是皇帝亲领之一,旗内无王,兵为皇帝亲领,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,清末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。约2。6万兵丁,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。清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。 -
6、正蓝旗
正蓝旗: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, 闪电河流贯领接河北。清代八旗之一,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,因旗色纯蓝而得名。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、镶黄列为上三旗,顺治初被多尔滚降为下五旗,不再由皇帝所亲领而由诸王、贝勒、贝子分统。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3个整佐领11个半分佐领,兵丁2.6万,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。 -
7、镶红旗
镶红旗:在今内蒙古乌兰查布盟东部, 清代八旗之一。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(1615年),因旗为红色镶白而得名,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,由诸王、贝勒,和贝子分统,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,兵丁2.6万,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,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。 -
8、正红旗
正红旗:在今乌兰查布盟的东部, 清代八旗之一。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,因旗色为纯红而得名,正红旗是下五旗,由诸王、贝子和贝勒分统。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,规模为下辖七十四个整佐领,兵丁2.3万,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1。5万人,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隶正红旗;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也是正红旗
努尔哈赤灭了明朝吗?努尔哈赤有多少兵力
明朝有几十万部队,不代表能够作战的是几十万部队。
以萨达姆的伊拉克威力,名义上该国有民兵高达近千万人。
结果美国佬打过来,民兵干脆站在路边旁观,哪里会去反抗。
退一步说,民兵就算去和美军硬拼,也是送人头的,上去一万死一万,上去十万死十万。
明朝的卫所制度缺失名义上有几十万军队,但早就已经形同虚设,毕竟200年过去了。
明军实际可以使用的部队,主要是驻守边疆的卫戍部队,以及各地驻扎的精锐部队,数量并不多,而且基本都是募兵。
什么叫做募兵,就是花钱养兵,需要政府巨大的财政投入。
而当时明朝已经陷入小冰河时期几十年,国内尚且饿死很多人,财政基本破产,哪里能够维持什么大规模军队。
这些募兵的数量,是非常有限的。
即便是当年崇祯不惜代价支持袁崇焕时期,辽东军队经常拖欠军饷几个月。饥寒交迫的明军士兵甚至兵变,更别说同清军交战了。
我们看看萨尔浒战役。
这个战役是战略决战,但明军仅有8万人,另外还有壮声势的朝鲜军1万,叶赫军1万,一共为10万。
这8万明军,也是七拼八揍二来。
山西提供3万,甘肃宁夏提供2万多,另外四川、广东、山东、陕西、北直隶、南直隶提供2万,浙江0。
最夸张的是,还有永顺、保靖、石州各处土司兵,河东西土兵,总数7000人。
可见,五花八门,七拼八揍,从没有一起作战的经历,大部分军队甚至没有来过东北。
由此,可以想象战斗力会怎么样。
相反,满清则是6万多八旗作战部队,还有1万左右的包衣、旗下家奴,至少也是后勤部队。
说来说去,满清其实是7万多人,明军自己仅仅是8万人。
而且平心而论,当时这些明军在野战中的战斗力,是比满清要差一大截的。
对付这7万多清军,此时明军至少要10多万人。
现在8万明军深入敌人腹地,根本打不过7万多满清军队。
这8万人防御尚且有问题,何谈主动进攻,在萨尔浒惨败也就是必然。
最终的松锦之战,也就是最后的战略决战中。
明军洪承畴倾全国之力,只有13万人。而清军则有11万。
大家注意,明军虽表面上兵力略多,实际上因为一系列的失败,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新兵,基本无战斗力,只能壮声势。
而即便有战斗力的明军,相比清军,战斗力还是有明显差距。
崇祯十六年 ,辽东巡抚黎玉田上奏:“全宁仅马步四万余,瘦弱马匹数千余”,“堪战马兵仅三千”,且“分守于新旧十二城”,其余将士不过寥若晨星,面对“铸火造药百倍于我”。
对付这11万清军,明军现有素质,至少要20万规模。
现在就13万还去战略决战,基本必败无疑。
实际上,清军军事实力早就强于东北地区的明军,更可怕的是明军已经没有补充能力。
松锦之战惨败后,吴三桂就有三四万兵力。
然而,到了崇祯自杀,吴三桂的军队也只有四五万人。而此时距离松锦之战惨败,已经2年时间。
而面对满清20万军队,吴三桂作为镇守山海关唯一大将,竟然只有这点本钱,2年内无法新增部队。
其实,在和满清交手之前,明朝已经从内部崩溃。
再说通俗点,不是明军打不过满清。明军如果早几十年,消灭满清就像玩一样,看看当年在朝鲜怎么对付
- 上一篇:努尔哈赤迁都沈阳的战略意图-努尔哈赤在辽阳呆了几年-年代燃气灶售后规定维修 [2024-11-15]
- 下一篇:努尔哈赤皇长子-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几个皇子-滨海威海名派燃气灶服务电话 [2024-11-15]